http://www.stnn.cc:82/investment/200706/t20070626_564313.html
北京翰海2007春季拍賣會23日至25日舉槌,12個專場已全部落幕,其中,最後的古董珍玩專場成為最火爆的焦點——本次拍賣最重要的拍品乾隆粉彩重器、官窯“粉彩霽藍描金花卉大瓶”(見圖)最終以2408萬元(含佣金)的高價為中國藏家所購得。
回流文物受到藏界關注
古董珍玩專場是瀚海今年春拍的最後一個專場,吸引了眾多買家前往。本次古董珍玩專場共272件作品,匯集了眾多古董珍品,從現場來看,272件拍品總成交率64.21%,拍品總額高達9116萬元(含佣金)。
當“粉彩霽藍描金花卉大瓶”亮相後,隨即受到競拍者的熱烈追逐,價格穩升,以2365元成交,連同佣金共2408萬元。輿論分析指出,此大瓶的高價拍出,表明越來越多的國內買家日益看重海外回流文物的價值。
此件粉彩大瓶高64.7cm,瓶為撇口,長頸,六瓣瓜棱形圓腹,圈足。內施白釉,外口、頸、足分別為霽藍描金纏枝花卉、吉罄、如意雲頭紋、卷草紋、回紋,這是乾隆時期經典的畫法。腹部主題紋飾為白地粉彩繪菊花、杏花、荷花、牡丹、芍藥、梅花六組花卉,寓意富貴連連和不畏嚴寒的高風亮節的品格,肩與頸上所飾藍地描金如意雲頭紋凸起,寓意吉祥、延年益壽。此件器物碩大,造型規整端莊,充分體現出乾隆時期燒造大件器物的高超技藝,設色豐富雅致、圖案華貴嬌艷,流光溢彩,盡顯皇家氣韻。
據翰海方面透露,此件大瓶原為美國著名收藏家舊藏。此件珍品一經露面,即引起全球瓷器專家的關注。經美國費爾德博物館館長何翠媚女士和專家學者們認定,為乾隆時期禦窯廠燒制的官窯重器。
據專家考證,《粉彩霽藍描金花卉大瓶》原為一對,曾陳設于圓明園內,供皇帝賞玩。19世紀60年代,圓明園遭遇浩劫,此文物流出中國,其中一件帶出中國後,捐贈法國吉美博物館,現藏于該館;本件同時散出,後輾轉流入美國芝加哥,由美國著名藏家收藏。翰海於今春從美國芝加哥徵得此巨作,使在海外漂流了160余年的國寶級珍品得以回流。
北京故宮藏有一隻清乾隆“粉彩霽藍描金花卉詩文大瓶”,與此件大瓶尺寸相同,如出一轍。故宮是三面花卉,三面詩文帶印章款,而本件粉彩大瓶則是六面花卉,乾隆皇帝喜歡詩書畫一體的風格,此件極有可能是其前身,尤其此瓶的體型碩大,腹部呈六瓣瓜棱形,工藝難度相當高,粉彩花卉細膩,頗有畫琺瑯的風格,實為乾隆早期難得一見的高檔清瓷。
北京故宮清乾隆“粉彩霽藍描金花卉詩文大瓶”在2004年首度在芝加哥費爾德博物館The Field Museum,Chicago Splendors of China's Forbidden City:The Gloriose Reign of Emperor Qianlong(中國紫禁城風華:乾隆盛世)乾隆大展展出,展覽後在2006年,由中國各大博物館專業人員膺選為“”(此一引述取自芝加哥費爾德博物館館長何翠媚的專文中),其重要性可見一斑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