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1月27日 星期四

1234567890硬彩者彩色甚浓,釉付其上,微微凸起。真正康熙时期的五彩瓷是相当珍贵的,宣德时所烧红彩并且色调有浓重和浅淡之分其红彩色呈黑紫,深暗凝厚,明成化黄上红嘉靖孔雀蓝孔雀绿彩

五彩瓷器成熟于明代, 据《陶雅》上说:“康熙硬彩,雍正软彩。” 五彩瓷


  又据《饮流斋说瓷》中解释
硬彩者彩色甚浓,釉付其上,微微凸起
软彩者又名粉彩,彩色稍淡,有粉匀之也。”  
 
 真正康熙时期的五彩瓷是相当珍贵的
瑰丽多彩,品种繁多,它的最大特征是:  
 1、胎釉和青花、斗彩相似;  
 2、色彩主要为红、黄、蓝、绿、紫、黑等,但以红彩为主;
  3、其绘法先在白釉瓷面上,画人的颜面,不填颜色,用红色笔加勾;  
 4、多用小开片,裂纹向下而紧合。
 
 宣德窑生产的瓷器品种之多是空前的,单纯的釉上彩有釉上红彩和五彩。
 
有文献记载:“彩瓷始自宣德。”但从近年考古发现,洪武时已有红彩出现。
 
然而宣德时所烧红彩,较之洪武红彩更加鲜艳,并且色调有浓重和浅淡之分。“宣窑五彩深厚堆垛”,也许就是指这种色调浓重的红彩。
 
河北安次县曾出土明宣德《红彩缠枝八吉祥三足炉》,
其红彩色呈黑紫,深暗凝厚,
表面无光,纹样线条粗犷。
宣德时红彩是釉上红彩和五彩的开端,为后世的发展打下了基础。
 成化时的五彩,己相当成熟。
 
英国达维德基金会所藏的明成化《五彩莲池禽戏纹盘》,内外两面都用红色的颜料画轮廓,没有用青花勾线,而盘面图案中的莲纹采用色泽明艳的进口青料。图案以鸳鸯莲纹为主,构图精巧活泼,彩绘技巧纯熟。
 
 
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在画面中使用了不少黄彩,主要图案以黄彩打底,上面再以红色渲染,使色彩更显浓艳厚实。这件彩瓷证实了明代彩瓷所谓“黄上红”的彩绘技法,开创于成化,非始于嘉靖。这点是非常重要的。
 
 
嘉靖至万历时期


  明代五彩瓷器经过数朝的发展,到嘉靖、万历时已是相当成熟,质量和数量蔚然可观,开创了五彩瓷制作的新局面,在陶瓷史上做出了杰出贡献。   嘉靖朝瓷器生产量在明朝最多,由于采用“官搭民烧”的做法,出现了官窑民窑竞烧的局面。同时瓷器的对外输出也极大地刺激和促进了陶瓷品种的创新。
 
《景德镇陶录》记载:“制作益考,无物不有。”
嘉靖釉上五彩以红、绿、黄、紫、
孔雀蓝、黑彩描画图案,
其中红、绿、黄为三主色,亦有金彩等多种色彩的五彩器
 
 
嘉靖《五彩云鹤纹罐》,造型圆浑饱满,纹饰粗犷豪放,通体以青花加红、绿、黄三色彩绘;黄鹤均先以红彩勾画轮廓线,再填以黄彩,杂宝及朵花点缀其间,主题纹饰上下分别绘变形莲瓣纹及蕉叶纹,整个画面热烈而不浮躁,非常典型地显示了嘉靖五彩的特点。   
 
 
嘉靖五彩瓷器的装饰内容丰富,有以龙凤为主体并配以水波、祥云纹的图案,也有以花卉、禽鸟为主题的图案,还有以婴戏或人物故事为题材的图案。《五彩天马纹盖罐》造型端庄,胎坚釉润,主体纹饰绘四匹天马,形象夸张简练,极富动态,其他配衬纹饰有彩云、海水纹,整个画面不使用青花,属纯正釉上五彩作品。   
 
 
在国内外许多博物馆中,嘉靖五彩瓷传世品很多,其中大器较多,如大罐、大缸、大盘等。嘉靖五彩器,多数有六字青花楷书款。
 
 
  明代万历窑的五彩瓷仍以前代风格为主体,没有新的创造。万历时五彩的装饰改变了前代构图清新疏朗的风格,以图案纹样满密为胜,特别是采用镂空工艺。装饰的内容仍以龙凤花草为主,并有婴戏、八仙、百鹿等图案。也有用雕塑手法来表现的,并带有道教色彩。另有以吉祥内容为题材的,如福、禄、寿这些祝福的吉语用得较多,更显出了平民化、市俗化的意味。《博物要览》载;“漏空花纹,填以五彩,华若云锦。”以镂空工艺和五彩相结合的装饰方法,是五彩瓷在明代出现的新品种。万历款《五彩镂空云凤纹瓶》是典型的镂空五彩装饰。该器运用镂雕与彩绘相结合的装饰手法,纹样繁密,多而不乱,镂雕工艺与施彩搭配得巧妙无比,色彩热烈,红、黄、绿、青花等诸多色彩把整个器物烘托得艳丽华美。   嘉靖、万历五彩器的共同特点,即装饰繁密、色彩绚丽,制作工艺和造型大同小异,因此常被归于一类器物。
但嘉靖五彩多用孔雀绿彩,而万历五彩则不然,这是两朝五彩瓷之间的重要区别。   明代的五彩瓷博取中国陶瓷艺术近千年的精华,从初创到发展以至成熟,从洪武、永乐到嘉靖、万历,无论是五彩瓷的颜料,还是彩绘工艺、烧成工艺都已达到历史上的高峰阶段,为中国陶瓷艺术的发展史做出了卓越的贡献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