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1月11日 星期二

1234567890高溫鈷藍釉瓷器則是元代景德鎮發明的。

http://www.gg-art.com/profesional/index_b.php?detailid=2465

這件清祭藍釉天球瓶,高48厘米,腹徑35厘米。通體施霽藍釉,內施白釉,無款,內底施白釉。從胎、釉看應為晚清作品


  霽藍釉是以鈷為呈色劑的一種藍釉,

其起源可追溯到唐三彩陶器。

高溫鈷藍釉瓷器則是元代景德鎮發明的。


鈷是青花的呈色劑,融入釉中,即可燒成鈷藍釉,呈色十分穩定。藍釉若想達到呈色鮮艷的效果,除釉色須純淨外,尚須有潔白的胎質映襯,方能顯現出藍如寶石的理想釉色。

景德鎮陶工在元代發明高溫鈷藍釉後,
又於明清時發明了回青、灑藍和天藍等釉色,絢爛多彩,
耐人尋味,明、清藍釉習稱「霽藍」,
其繼承元代的傳統,延燒不斷,主要造型為祭器和陳設用器。

明代霽藍最為後人稱道者首推宣德一朝。其釉色藍如海,釉面勻淨,呈色穩定,後稱其為「霽青」,與白釉和紅釉並列為宣德顏色釉瓷器的三大「上品」。


清代霽藍釉瓷器生產歷代未斷,均有精品傳世。有刻暗花紋的,也有描金彩的,常見造型仍是宮廷祭器和陳設用瓷。

  此件藏品為洛陽博物館珍藏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